欢迎来到国画艺术馆!
  • 麓山寺碑
    麓山寺碑为唐开元十八年(730)著名书法家李邕所撰并书。原立于古麓山寺内,明代砌亭复盖,清咸丰年间移嵌于岳麓书院楼壁间,现保存在湖南大学。麓山寺碑又叫北海碑,因李邕曾官北海太守之故。碑高4米,宽1.25米,28行,每行56个字,全文共1413字,历述由晋至唐麓山寺历代建庙及禅师传统的情况,其文采、书法、雕刻均极精美。碑阴有宋元人题名若干处,最著名的有北宋画家米芾在元丰三年(1080)所刻题名。此碑文字笔力雄健,为中国著名唐碑,属省级重点保护文物。
    【查看详情】
  • 灵岩寺颂碑
    《灵岩寺颂碑》在山东泰山灵岩寺鲁班洞中,唐代书法家李邕于天宝元年(742年)撰书。字体行书,21行,满行41字。此碑最早见于赵明诚《金石录》。清乾隆时阮元撰《山左金石志》时,已不详所在。咸丰六年(1856年)书法家何绍基来济南访得,但已断为二石,文字也多有残缺。据《金石录》载,李邕在山东曾留下不少碑版,惜现仅存《灵岩寺颂碑》。
    【查看详情】
  • 云麾将军李秀碑
    全称《云麾将军李秀碑》,亦称《云麾将军碑》。堂天宝元年(七四二)正月立。李邕撰并书。原碑被裂作柱础,明万历六年(一五七八)李荫、邵正魁、董凤元于具署中掘地得之,仅六石。县令王惟俭携四石至大梁,后遂佚,仅存二石今在北京文天祥祠。行书。二石皆十二行,行五至十三字不等。李邕是唐代学王羲之而能自立门户的大书家,他生于唐高宗仪凤三年(六七八),卒于唐玄宗天宝六年(七四七)。字泰和,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开元中为官汲郡北海太守,故人称李北海。其书初学王羲之,后摆脱其形独创一格,以行书书碑,时称“书中仙手“。《宣和书谱》称:“邕精于翰墨,行草之名尤著。初学右军行法,既得其妙,复乃摆脱旧习,笔力一新。“李北海书法的新意恐怕就是在王羲之之外,又融入了碑意,使王字变得浑厚敦朴,自成一家,故有“右军如龙,北海如象“之称。然而,北海书厚而灵动,肥而更捷,并无肥滞之病。《李秀碑》就是李邕书风的代表作。此碑书法笔画虽肥而骨力内含,字态虽丰腴却雄秀之气溢于字外,可以看得出其书法虽得力于〔二王』,但在用笔上增以放以添豪迈,丰其肢以纵柔媚,表现出李邕精熟的用笔技巧和渊博敦厚的学识。清梁*《评书帖》:『北海《李秀碑》比《云麾》更紧,有大令笔意。清翁方纲在《复初斋文集》中云:“是碑北海书之最遒美者,远在陕北《云麾》之上。”《李秀碑》的出现,可以说是拓宽了我国碑铭书体的新途,从这个意义上来分析,李邕的艺术创作,在书法发展史上,是具有历史意义的。
    【查看详情】
  • 《麓山寺碑》-1
    柳公权(778~865年),中国唐代书法家。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曾任翰林院侍书学士、中书舍人、翰林书诏学士、太子太保,封河东郡公。性情耿直,敢于直言进谏。擅楷书,广泛师法魏晋及初唐诸家,受颜真卿影响较大。其书结体紧密,笔画锋棱明显,如斩钉截铁,偏重骨力,书风遒媚劲健,可与颜真卿的雄浑雍容书风相媲美,被后人誉为颜筋柳骨。在书法史上具有很大影响。柳公权传世墨迹有《送梨帖题跋》,碑刻有《金刚经碑》、《玄秘塔碑》、《神策军纪圣德碑》、《平西郡王李晟碑》、《羲阳郡王苻璘碑》、《魏公先庙碑》、《高元裕碑》、《冯宿碑》、《苏夫人墓志》、《李石神道碑》、《大唐回元观钟楼铭》等。
    【查看详情】
  • 《麓山寺碑》-2
    柳公权(778~865年),中国唐代书法家。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曾任翰林院侍书学士、中书舍人、翰林书诏学士、太子太保,封河东郡公。性情耿直,敢于直言进谏。擅楷书,广泛师法魏晋及初唐诸家,受颜真卿影响较大。其书结体紧密,笔画锋棱明显,如斩钉截铁,偏重骨力,书风遒媚劲健,可与颜真卿的雄浑雍容书风相媲美,被后人誉为颜筋柳骨。在书法史上具有很大影响。柳公权传世墨迹有《送梨帖题跋》,碑刻有《金刚经碑》、《玄秘塔碑》、《神策军纪圣德碑》、《平西郡王李晟碑》、《羲阳郡王苻璘碑》、《魏公先庙碑》、《高元裕碑》、《冯宿碑》、《苏夫人墓志》、《李石神道碑》、《大唐回元观钟楼铭》等。
    【查看详情】
  • 《麓山寺碑》-3
    柳公权(778~865年),中国唐代书法家。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曾任翰林院侍书学士、中书舍人、翰林书诏学士、太子太保,封河东郡公。性情耿直,敢于直言进谏。擅楷书,广泛师法魏晋及初唐诸家,受颜真卿影响较大。其书结体紧密,笔画锋棱明显,如斩钉截铁,偏重骨力,书风遒媚劲健,可与颜真卿的雄浑雍容书风相媲美,被后人誉为颜筋柳骨。在书法史上具有很大影响。柳公权传世墨迹有《送梨帖题跋》,碑刻有《金刚经碑》、《玄秘塔碑》、《神策军纪圣德碑》、《平西郡王李晟碑》、《羲阳郡王苻璘碑》、《魏公先庙碑》、《高元裕碑》、《冯宿碑》、《苏夫人墓志》、《李石神道碑》、《大唐回元观钟楼铭》等。
    【查看详情】
  • 《麓山寺碑》-4
    柳公权(778~865年),中国唐代书法家。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曾任翰林院侍书学士、中书舍人、翰林书诏学士、太子太保,封河东郡公。性情耿直,敢于直言进谏。擅楷书,广泛师法魏晋及初唐诸家,受颜真卿影响较大。其书结体紧密,笔画锋棱明显,如斩钉截铁,偏重骨力,书风遒媚劲健,可与颜真卿的雄浑雍容书风相媲美,被后人誉为颜筋柳骨。在书法史上具有很大影响。柳公权传世墨迹有《送梨帖题跋》,碑刻有《金刚经碑》、《玄秘塔碑》、《神策军纪圣德碑》、《平西郡王李晟碑》、《羲阳郡王苻璘碑》、《魏公先庙碑》、《高元裕碑》、《冯宿碑》、《苏夫人墓志》、《李石神道碑》、《大唐回元观钟楼铭》等。
    【查看详情】
  • 《麓山寺碑》-5
    柳公权(778~865年),中国唐代书法家。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曾任翰林院侍书学士、中书舍人、翰林书诏学士、太子太保,封河东郡公。性情耿直,敢于直言进谏。擅楷书,广泛师法魏晋及初唐诸家,受颜真卿影响较大。其书结体紧密,笔画锋棱明显,如斩钉截铁,偏重骨力,书风遒媚劲健,可与颜真卿的雄浑雍容书风相媲美,被后人誉为颜筋柳骨。在书法史上具有很大影响。柳公权传世墨迹有《送梨帖题跋》,碑刻有《金刚经碑》、《玄秘塔碑》、《神策军纪圣德碑》、《平西郡王李晟碑》、《羲阳郡王苻璘碑》、《魏公先庙碑》、《高元裕碑》、《冯宿碑》、《苏夫人墓志》、《李石神道碑》、《大唐回元观钟楼铭》等。
    【查看详情】
  • 《麓山寺碑》-6
    柳公权(778~865年),中国唐代书法家。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曾任翰林院侍书学士、中书舍人、翰林书诏学士、太子太保,封河东郡公。性情耿直,敢于直言进谏。擅楷书,广泛师法魏晋及初唐诸家,受颜真卿影响较大。其书结体紧密,笔画锋棱明显,如斩钉截铁,偏重骨力,书风遒媚劲健,可与颜真卿的雄浑雍容书风相媲美,被后人誉为颜筋柳骨。在书法史上具有很大影响。柳公权传世墨迹有《送梨帖题跋》,碑刻有《金刚经碑》、《玄秘塔碑》、《神策军纪圣德碑》、《平西郡王李晟碑》、《羲阳郡王苻璘碑》、《魏公先庙碑》、《高元裕碑》、《冯宿碑》、《苏夫人墓志》、《李石神道碑》、《大唐回元观钟楼铭》等。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