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乱 二谢 得示三帖
《丧乱·二谢·得示帖》均为唐摹王羲之尺牍,行草墨迹(响拓本)。纸本(白麻纸)。《丧乱·二谢·得示帖》笔法精妙,结体多欹侧取姿。有奇宕潇洒之致,是王羲之所创造的最新体势的典型作品。现日本皇室收藏有一件摹本,与《二谢帖》和《得示帖》连成一纸,纵长28.7厘米,横63厘米,共八行62字,据考证早在圣武天皇之时便已传入。经过中国和日本专家联合研究,判定其为唐朝根据梁代徐僧权藏本的押缝原样双勾填墨的摹本。其上释文为:“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追惟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虽即修复未获奔驰哀毒盖深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顿首顿首(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追惟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虽即修复,未获奔驰,哀毒益深,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顿首顿首。)”此帖早在唐时就传入日本,或谓鉴真和尚东渡时带去。《丧乱帖》八行,同《二谢帖》五行、《得示帖》四行共摹于一纸。上有梁徐僧权、姚怀珍签押和日本恒武天王延历(782~805)年号三郎。此三帖内容均为书简,摹填精良。《丧乱帖》反映了丧乱时期痛苦不安的情绪,因无意于书,故书法越见自然。用笔结字与《兰亭序》比较,略带古意,有些专家推断此种体式的字应更近王羲之书法的本来面貌,所以成为研究王羲之书风的重要材料。《丧乱帖》流落日本1300多年,一直藏于深宫之内,从未示人。《丧乱帖》上有朱文“延历敕定”三印,延历相当于中国唐德宗建中三年至唐顺宗永贞元年,由此可以断定此帖确是唐代传入日本的,至于是否与鉴真有关,尚无任何证据。《丧乱帖》为包括《二谢帖》《得示帖》在内的誊写于一纸的三件王羲之手札,今藏于日本皇室宫内厅三之凡尚藏馆。《丧乱帖》早在我国唐代已流入日本,久为皇室所藏。据帖上所钤三方“延历敕定”朱文印可知,此帖在桓武天皇(公元737-806)时代已被延历内府收藏。延历正相当于我国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至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间。因此,《丧乱帖》早年流入日本的直接原因,极有可能与当时日本国派出“遣唐使”的历史事件相关。
【查看详情】